----網絡安全為人民,網絡安全靠人民
個人金融信息泄露的危害
1、 騷擾電話接二連三
本來只有親朋好友知道的電話,卻經常由陌生人打進來推銷。你可能還在納悶他們怎么知道你的電話指示,你的信息早被賣過多次了。
2、 垃圾短信源源不斷,垃圾郵件鋪天蓋地
幾乎人人都會遇到垃圾短信和郵件的騷擾,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,個人信息被泄露后,手機和電子郵箱每天都會收到很多這樣的垃圾信息,主要以廣告推銷為主。
3、 信用卡被盜刷,賬戶欠款不翼而飛
不法分子通過獲取個人信息或信用卡的密碼掛失、密碼重置等交易,你賬戶里的錢款可能就不翼而飛了,信用卡也被莫名地盜刷了。
4、 莫名其妙,無端涉案
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個人信息,去干些壞事,如果犯了什么案或發生什么事故,公安機關或交通管理部門可能會依據身份證的信息找到你,弄得你莫名其妙還要配合調查,以至于把你搞得筋疲力盡。
5、 不法分子利用親朋、個人的信息前來詐騙
不法分子知道了你的個人信息,編出來一些聳人聽聞的消息,甚至對你的哪個朋友、同學或親戚知根知底,還能報出姓名與單位,在你的心神不寧之時,可能做出錯誤判斷,在慌亂中上了騙子的當。
6、 冒充親朋、同學、公安,坑蒙拐騙趁虛而入
因為非法獲取了你的個人信息,那些躲在暗處的人會費勁心機地想法子坑你、蒙你、拐你、騙你。有道是“明槍易躲、暗箭難防”,稍不留神,可能會落入壞人的圈套。他們根據手中掌握的你的個人信息,冒充你的親戚、朋友、同學甚至是公安人員,實現以假亂真。
安全小貼士:個人信息被泄漏后,個人名譽很可能無端受損。別人冒用你的名義所干的一切壞事都歸到你的名下,一時間很難解釋清楚。所以我們要提高網絡安全防護意識,保護好我們的個人金融信息。
個人金融信息風險防范要點
1、 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證件、銀行卡、金融賬戶等轉接他人使用。
2、 不要因為贈送禮品就注冊賬戶并提供個人身份信息、個人賬戶信息。
3、 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漏個人金融信息、財產狀況等基本信息,也不要隨意在網絡上留下個人金融信息。
4、 盡量親自辦理金融業務,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辦,謹防個人信息被盜。
5、 提供個人身份證件復印件辦理各類業務時,應在復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和期限,例如:“進攻XX年XX月辦理XX業務使用”,以防身份證復印件被移作他用。
6、 不要隨意丟棄刷卡簽購單、取款憑條、信用卡對賬單等,對寫錯、作廢的金融業務單據,應撕碎或用碎紙機及時銷毀。
7、 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、短信和郵件。對方身份未核實前,切勿透漏本人銀行賬號、密碼或進行轉賬操作。
8、 在電腦和手機上,不要隨意點擊他人發來的不明鏈接或網上搜索到的非正規網站鏈接。
9、 不要隨意掃描二維碼。
10、 在使用二維碼支付時,不要提前展示二維碼,以免被不法分子掃碼扣款。
金融消費者維權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第39條規定,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,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:
(一)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;
(二) 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;
(三) 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;
(四) 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;
(五)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。